中国证监会推进资本市场深化改革:专家建言与未来展望
中国证监会近日召开专题座谈会,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,推进资本市场深化改革和高质量发展。证监会主席吴清表示,将坚持市场化、法治化原则,以深化投融资综合改革为牵引,加快推进新一轮资本市场改革开放。
此次座谈会汇聚了专家学者、媒体、上市公司及内外资机构代表等市场参与者。与会者普遍认为,“新国九条”和资本市场“1+N”政策体系的落地实施,以及一系列有针对性的增量政策,促使资本市场保持平稳运行,并提升了对各类资金的吸引力。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资本市场改革发展稳定作出的部署,更增强了大家对资本市场未来发展的信心。
与会代表提出了多项建议,主要涵盖以下几个方面:
1. 优化投融资生态: 建议更加注重投融资平衡,完善会计处理和考核机制,打通中长期资金入市障碍,持续完善支持“长钱长投”的政策体系,加快公募基金改革,壮大长期资本和耐心资本。
2. 完善发行上市制度: 建议完善发行上市、再融资、减持等制度,增强制度包容性和适应性,更好地支持科技创新和新质生产力发展。
3. 推进高水平开放: 建议拓展优化QFII和沪深股通机制,持续推进资本市场高水平制度型开放。
4. 丰富市场产品供给: 建议丰富ETF等资本市场产品供给,更好满足投资者需求。
5. 加强投资者保护: 建议持续加大对财务造假等严重违法违规行为的惩戒力度,更好地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。
6. 提升沟通透明度: 建议积极发挥媒体作用,加强与投资者的沟通,增进各方信任。
吴清主席强调,证监会将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,坚持稳中求进,持续推动相关政策落地见效,坚持市场化、法治化原则,努力为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。
区块链技术与资本市场改革: 此次座谈会虽然未明确提及区块链技术,但其对提升市场透明度、加强监管效率、优化信息共享机制的需求,为区块链技术的应用提供了潜在的契机。未来,区块链技术或可在证券发行登记、交易结算、信息披露等环节发挥作用,提升资本市场效率和安全水平。 例如,基于区块链的分布式账本技术可以提高交易透明度和安全性,降低信息不对称风险;智能合约可以自动化执行交易流程,提高效率并降低成本;数字身份认证技术可以加强投资者身份识别和保护,防止欺诈行为。 然而,区块链技术在资本市场的应用也面临着技术成熟度、监管框架、数据隐私等挑战,需要谨慎推进和持续探索。
本文 ethergome.com 原创,转载保留链接!网址:https://www.ethergome.com/post/738.html
1.本站遵循行业规范,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;2.本站的原创文章,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,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;3.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。
